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無官御史台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非洲農機市場官方報導與真相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我國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於2020615日公佈一份報告:非洲暨南非農業機械市場分析報告。此報告如附件。針對此報告內容,以農業機械教授之身分補充說明。

一、非洲農業機械化

在此報告中,使用的農機名詞並不正確。耕耘機(power tiller)40hp以下的農業機械,通常無駕駛座。40hp以上稱為曳引機(Tractor)。非洲現在使用之農業機械以曳引機為主,用以進行整地、犁地與區間搬運作業。

非洲農機之使用以曳引機整地作業為主,其他作業還是使用人力。曳引機成本昂貴,除了大規模企業經營之農場或農企業有完備機械,一般農民以代耕方式雇用擁有曳引機的業者進行代耕工作。

農業機械在非洲不易推動。除了成本高昂,主要由於缺乏配套後勤作業。例如:

1.農機用油:燃料、潤滑油等。

2.備用農具零組件:電池、輪胎等。

3.配置農機具:各型犁具、搭配的載貨車輛。

4.維護保養訓練。

5.農機駕駛訓練。

在這些輔助作業未完備之前,各型農機難以推廣,也更難以達到農業機械化。農產加工機具為固定式作業。非洲缺乏農產加工機具與農產加工廠,主要原因除了缺乏加工機具,還有如下限制:

1.缺乏能源,不論是電力或是石化能源。

2.道路基礎建設不完備:自產地田區將收穫的農產品集中搬運至加工廠,受 到運輸方式不完備之限制。

3.加工後產品運輸至市場之道路狀況不佳與缺乏可用運輸工具。

二、南非農業機械化市場

南非農業型態中,大規模商業化生產農場,其農業技術水準高於台灣,而且其農機化,自動化,智慧化早已勝過台灣,因此台灣無商業機會。

南非另一型農業為小農制田區,自主生產。土地所有人收入低,無能力購買農機。

三、台灣的農機產業

台灣的農機生產,以40hp以下,小型農機為主力。大型農機具及其附屬設備完全依賴進口。小型農機公司其海外市場已自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地區,規模有限。

此報告所稱"在黑人鄉鎮堆廣小型農耕,我國生產之小型農業機械或有機會進入該市場"。這個說法還是一廂情願。台灣的小型農機,在性能方面能夠勝過中國農機並不多。台灣小型農機與中國農機公司在製作成本相比,在價格方面無競爭力。

然而台灣的長處在於農業機械化的規劃與代工制度建立。以此所長,在非洲大有機會。

四、台灣農機之商機

如果只是銷售某型農業機械,並不是毫無機會。例如台灣在迦納的水稻育苗機械,竹材加工機械等都有不錯成績。只是無法持久。

因此台灣的農業機械在非洲市場之商機有兩類:

()投入一型機械

對於當地該國之農業生產,依其產業規模,適時適地投入農機具,使其一個特定作業達到機械化。例如稻作育苗機具,農產品加工機具,畜產之孵蛋機械等有其特定機會。除了當地台商配合,更要及時建立上述配套措施,包括備用零件供應,人力訓練等。然而這種方式只有引進一類機械,未能建立完整的機械化作業體系等,在非洲容易被超越取代。

()建立新產業

選擇一種作物,畜產或水產對象,建立完整產業鏈。自種苗、種源供應至收穫處理。提供完備資材,包括農機具,溫室或動物設施,化學藥劑,生物製劑,灌溉設備等。由完整產業鏈,配合產業規劃、教育訓練進行整廠輸出。使得農機具與其他資材配套,一起進軍非洲。此類方式可以可大可久。

《建議》

請比較此篇文章與外交單位官方報告之內容。

如果外交單位的報告能夠結合台灣之學術專業,對於產業推展共同合作,一定有相輔相成之效果。可惜外交人員在海外努力收集資料,卻是缺乏學界之協助。一些重要的決策,失去了深入探討的機會。

附件:非洲暨南非農業機械市場分析報告

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編撰 2020.06.15

一、非洲農業機械化發展現況

(一)非洲六成人口仰賴農業為生,然因作物收成、處理及保存設施均有不足,作物收成不佳或收成後損壞。非洲農業產值占非洲國家 GDP 21%,加上非洲未開發土地估計約 2.02 億公畝,比例為全球最高,顯示非洲農業產出效率與其他地區比較相對落後,加上非洲人口逐年攀升,糧食需求大增,推動非洲農業機械化已成為重要課題。

(二)聯合國農糧組織(FAO)表示非洲各國已開始重視推動農業機械化,然以耕耘機(Tractor)為主,目前以中非國家機械化程度 最低,約12%耕地使用機械,其次為西非30%、南部非洲46%、 東部非洲 50%。

(三)聯合國產業發展組織(UNIDO)表示自1961 年至2000 年為止, 非洲農耕機械化程度僅成長 28%,遠落後於亞洲及美洲國家之成長率。UNIDO 表示非洲耕耘機市場需求量估計約 350 萬輛,然整體市場現有耕耘機僅約 47 萬輛,明顯供給不足,現有之耕耘機使用狀況不明,許多可能呈現待料無法使用之情況。

二、非洲推動農業機械化之挑戰:

(一)儘管分析家表示非洲農耕機市場價值達 12.1 億美元,然因政府僅以提供業者補助方式促進耕耘機租售,欠缺完整農耕推廣政策,一般農民仍無力負擔農耕機械。其他挑戰包括:缺乏有效益之灌溉系統導致農作收成不穩定、匯率變動影響進口農機銷售價格、非洲人口大量增加及土地改革政策等,拖累非洲農業機械化腳步及農民投資農機之意願,故仍有相當比例非洲農民依賴人力及獸力耕作。

(二)非洲國家食品加工業規模太小,僅有少數大型食品加工業:因鄉村地區欠缺食品加工廠,非洲農民無意願投資商業化耕作,連帶導致非洲農業無法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此外,儘管歐美廠商有意出口農機至非洲,然歐美農機屬大型商業農業使用,不符合小農耕作規模。即便非洲農民願意採用農耕機, 廠商如何在非洲建立有效率之燃油供應、維修補保及維持庫存零件亦為重要課題。

三、南非農業機械化市場現況:

(一)世界銀行統計資料顯示,南非總人口中僅 5%從事農業,依據南非農用機械協會統計數字,南非 2018 年每公畝平均可分配

3.8 輛農機,南非因缺乏農業人力及從業人員高薪化,南非農業已高度機械化及商業化(以白人商業農夫為主),南非生產之穀類水果及蔬菜除供國內使用外,並外銷其他國家。

(二)南非農民使用之農用機械均為大面積耕作使用,使用種類包括牽引機、播種機、收成機、耕耘機及灑水機等,國內主要農機供應商包括 John Deere AGCO Corporation CNH Industrial N.V.、Mahindra South Africa Kubota 等,部分則自美日進口1,以符合企業化耕作需求。此外南非新創產業持續推動智慧農業,透過物聯網及手機 APP 等方式提供最新氣候資訊,提高農地產量。

(三)南非農業之挑戰:

1.   經濟景氣不佳及南非政府推動土地無償徵收政策,導致白人農民投資意願低落。2019 年度南非自國外進口牽引機(稅則號列 8701.91)共 50.85 萬美元,主要進口國為日本(33.4 萬美元) 、美國(13.5 萬美元)。

2.南非國營電力公司 Eskom 經常實施分區限電:南非農業協會(Agricultural Industry Association South Africa, AgriSA)要求南非國家能源監理機構(National Energy Regulator South Africa) 放 寬 農 場 加 入 小 型 發 電 廠 計 畫 (small-scale embedded generator projects),以維持農場經營。

3.後種族隔離時代多次發生黑人持槍殺害白人農場,掠奪農機、 作物及侵占農地,白人農場投資擴大營運意願逐漸低落。

四、對我之潛在商機:

南非企業化農業主要為白人把持,而為解決黑人就業及貧窮問題, 南非農業土地改革及鄉村發展部提出「全面農業支持計畫」(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Program) 2 , 在黑人鄉鎮(Township)推廣小型農耕,我國生產之小型農業機械或有機會進入該市場。
2 CASP 提供取得土地之黑人農民融資持續耕作,並協助黑人農民進入食品加工產業價值鏈,提高農作收成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