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史台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島耕作漫畫與日本農業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島耕作此漫畫系列涵括了日本二次戰後的經濟活動。許多想要研究日本經濟發展史的外國學者,往往先自此漫畫系列開始閱讀。而在今年(2014),漫畫中的主角島耕作已66歲,開始擔任會長。在此第一集中日本農業問題開始出現,相關的內容列舉如下

一、日本工廠日漸移到國外,國內需要發展農業,以提高國內僱用率。

二、日本政府考慮要把農業視為發展經濟的主軸進行改革。過去主張調節政策可以保障農業的穩定收入,卻造成稻米消費價格高出了4成。為了讓農業生活安定,不再致力於栽培技術的提升,結果變成日本農業競爭力下滑。

三、家庭經營的農業時代很可能就要日落西山了。讓企業參與大規模農業經營,可徹底改變日本農業政策。

四、大分縣汽車公司經營之蕃茄生產工廠,以養液配合介質栽培1.38公頃溫室。由1名職員,15名打工者經營。溫室4.8公尺,鋼骨結構的塑料薄膜溫室。

五、大分縣栽培葉菜類的工廠,密閉式完全控制型,蔬菜自播種至收成30天。由日本生產美乃滋工廠自行開發。總工程費六成來自政府與縣市的補助。

六、大分縣久住高原1999年自瑞典引進之野菜工廠,有種植萵苣,蔬菜,與香草。工廠電腦控制,人員不能自由進入。蔬菜以小盆栽培,成長後帶盆出售。設施面積3300平方公尺,擴建成本5億日圓,國家與縣町共補助67%。經營者之33%負擔向銀行貸款。

七、日本農業必須朝產業化發展。一直以來日本農業視靠農業和農協這些專家。從某方面來看,就像是不可侵犯的聖域。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才會陷入思考停頓的狀態。政府的減反政策補助金,大大削弱了繼續研究的力量,日本農業也因此失去競爭力。

八、企業擁有管理力,市場力以及技術力。現在把這些能力用於管理,集合荒廢的農地,投入規模性精密生產,說不定日本農業就可以在世界占一席之地。

九、如果能夠開發日本人的創意和技術,說不定日本在農業工廠這個領域會超越歐洲。說不定還可以把這些技術專利賣到世界賺錢。 

以上是島耕作會長第一集中有關日本農業之內容。然而原作者本身熟悉工商界之經濟活動,對於農業生產面並不瞭解。日本農業之基準點為小農戶與農會,規模小,無競爭力。完全由高昂貴之農產品價格為支持根本,因此根本不是國外農產品之對手。以工商界之管理力,市場力與技術力投入農業,能否挽救農業?此點並不看好,因為農業的生產技術與工業並不相同。生命性之產品與工業性之產品其本質大不相同。

在漫畫中看到引進的荷蘭及瑞典溫室。在北歐及西歐,此種加溫型溫室是終年生產,終年使用。在日本,夏季溫度高於歐洲,冬季溫度低於荷蘭。因此引進的溫室夏季必須休耕,冬季加溫能源更為高昂。也因此生產成本更高,回收更慢。

那麼日本工商界為何熱衷於投入農業,由漫畫中內容已透露真相。自瑞典引入之溫室,每平方米成本為5萬新台幣,每坪為16.7萬,約為4167歐元。這在歐洲溫室市場是超級天價。而這筆經費國家補助67%,剩下33%又可低利貸款。因此日本工商界投入農業是真正要協助農業,還是以農業為藉口,要剽取國家大筆之補助款?

農業沒有補助之荷蘭與以色列,發展出自己的產業,在國際有其競爭力。長久補助之日本農業,成為難以挽救之產業。至於日本是否能夠發展有創意的農業技術?進二十年日本農業研究人員很少參預國際學術活動,已與國際脫節。

     創森自然農法模組植物工廠企業機構總經理張孝安先生在一篇訪問稿中有生動描述”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9192

基因改造的是與非~植物工廠效率佳,卻犧牲你的食品安全?

換個燈光就能領到一筆研究經費

植物工廠在日本已經發展了30年,張孝安接著說明,「日本以50%的研究費補助,植物工廠什麼都能種,把照射植物的日光燈換成很貴的 LED燈,就馬上轉成另一個研究題目,這樣就又可以領到另一筆研究經費。對植物來說,吹冷氣不會分牌子,對燈光它只講求受光面,哪一種燈去照射不會差異那麼大。大把的砸研究經費,卻只研究出90%91%的效能差異。重點是在於這些數據的差異,夠不夠轉換為商業行為,能不能支撐植物量產後的平價化。」植物工廠的用意在於解決耕地不足及因應都市化發展,然而現行植物工廠卻種出天價的貴植物,姑且不論其營養價值,都已經有違植物工廠發展在地農業的本意。「只是這一點,總是沒有人願意戳破」張孝安感嘆說著

近年來,台灣配合日本,也喊出工商界進入農業,協助農業之大方向、大口號。而事實之真相是什麼?是否也學著日本引進不適用之溫室,而其費用是超出國際行情的天價,再以補助名義剽取鉅額差價?日本所謂工業進入農業協助轉型的劇本,在中國,在台灣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