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史台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2008首頁補讀平生未讀書

 
 

2007是個紛紛擾擾的一年,對台灣蘭業而言卻是極有意義的一年。因為2007年代表著一個轉捩點。在過去的幾年,台灣農業官府拋出蝴蝶蘭此產業目標。在蘭展各種蘭花繽紛的佈置,在農業生技的加持,台灣傳統農業有了明星作物,有著振奮人心的口號。但是在2007年,此蘭花產業已完全進入國際競爭的年代,也代表此產業若要步入國際市場,必須面對此群雄四起的時代。因此需要不斷地自我求知、自我進步。

在過去數年,往往談到2008年是蘭花產業塵埃落定的年代。在2007年下半年,更能體會此塵埃落定的意義。並不是代表此產業已經飽和,而是此產業的資訊更加豐富,產業的運作本質更加透明。國際蝴蝶蘭產業如同一些新興產業,已走過了由無而有、快速成長的初期階段。現今邁向了穩定生產,注重品質的時代。消費者也開始對於蘭花品質做出了抉擇。未具有一定品質的蘭花,注定在此市場逐漸消失。自1995年代開始,台灣蘭業走過了風光的十年,在2006年又得到自天而降,來自歐洲的財富。在2007年,國際蘭花的需求數量仍然持續增加,但是與前幾年比較,其增加率已放慢。2007年對於蘭花產業的意義是什麼?一方面是國際競爭時代的來臨,有更多的國家可以提供種苗。一方面是此蘭花產業的正常化,自新興奇蹟性的產業成為常態的產業。

今年7月底商業周刊的一篇報導,造成台灣蘭業的騷動。對我而言,真正的感嘆不是此篇報導,而是蘭業中各種人員對於此篇報導的反應。此篇報導只是在國內媒體一面倒的神話製作之外,提供不一樣的見解,以另一種角度考量台灣蘭業,文章中的內容仍然十分含蓄。令人感慨是這篇文章引起的迴響。此產業相關的人員,有官員,有大學教授,有協會人員,有生產者,有貿易商等,對此篇文章的反應都不相同。由這些反應可以瞭解這些相關人員的素質、修為與專業能力。對我而言,不是因為此篇報導而認識台灣與荷蘭的蘭花產業,而是藉由台灣蘭業這些人員的反應,對此產業生態,對其中的從事者的心態,能夠有更深層的認識。許多人只看標題不看內容,即可有一番長篇大論。由這些回應,我對這些人員的瞭解更為透徹。

傳統的農業生產型態,那種自產自銷的時代已成過去式。在21世紀,農業如果真要走向國際,則必須面對動態的競爭。在多變的國際產業下,最基本的要求是自己能力不斷的增進。在10年之前,台灣蘭業誰能預知荷蘭的崛起,在10年之後的今天,又誰能預知以色列的蝴蝶蘭大苗已進入荷蘭。在此國際競爭之下,又有哪些潛在的競爭對手即將浮上檯面。

台灣蘭花產業的優勢是種源與育種。但是徒有此項優勢,只能成為品種輸出大國。要成為蘭花產業大國,只有種源與育種能力仍然不足。在技術面,對於組培苗與種苗(小、中、大苗)生產,尚未建立系統性、完整性的量產技術。在銷售面,還要具有國際行銷能力。除了技術,更要有胸襟與修為,才能走的長遠而不是著眼眼前的小利。

2007年歐洲市場的洞開,給了台灣與大陸業者的機會,也種下盲目擴充的惡果。對國際產業的影響在於減緩了整體擴充的速度。在往後數年之間,此產業不會飽和,而且未來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疏解此急速擴充的後果。在未來兩、三年之後,此產業則又是穩定向前。

對台灣蘭業而言,能否著手準備兩、三年後另一階段的競爭,還是沉溺於眼前的短線近利。台灣蘭界要如何面對未來?除了技術面,除了行銷面,最基本的準則就是充實自己,從新學習。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前幾年,台灣曾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蘭界大國。但是在局勢一片大好的口號聲中,在驕傲自慢心態下,此產業前進的如此緩慢。根本的問題就是缺乏學習的心態,無法不斷地精進。

正規的學習是有學校,有教師,有場地,有教材。台灣的蘭花產業並非來自學術界的先行研究因而開發技術、來自教育界的人才培育因而造就人才,再因技術與人才得以形成產業。台灣的蘭花產業是在鄉間自然生成。因此無一定組織,無一定程序。台灣學術界與教育界不是此產業的奠立者,而是此產業的得利者。台灣蘭業要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地進修,不斷地學習。而在當今的環境,除了同業之相互學習,另一個學習方式就是自基本學理開始。

不論蘭花生產技術是如何地複雜,畢竟蘭花仍是植物,許多生理作用不會偏離植物的生理基礎。學術界提供的學問其可貴在於其基本學理的完整性與系統性。自基本原理循序的開展。在學習階段,可以以基本原理印證自己的經驗。以原理與實務經驗的交互配合,可以學習更快更確實。台灣業者過去偏重經驗累積,這種方式不是不對,而是不完備。經驗仍然需要學理加以驗證,學理也要藉由經驗以落實。對台灣的蘭花業者,不論是育種家、組培業者、種苗生產者或是貿易商,我衷心的期盼,希望此蘭業人員能夠不斷地學習。要面對挑戰,要增進能力,就從心態的改變開始,從讀書開始。可以自一本植物學,一本植物生理學開始。可以自大專程度的原文書,可以自中譯本,甚至可以從高中生物、化學課本開始。許多業者抱怨學校的所學理論無法配合實際需要。這並不是代表基本學理出了問題,而是教育者自身未盡職責。

狹義的讀書是代表研讀白紙黑字的書本。廣義的讀書例如報紙、電視、雜誌的報導,或是訓練班、研討會主講者的演講內容。這些廣義的消息、資訊,的確比狹義的紙裝書本更新、更廣,但是可靠性則更差。因此需要細心研判其真偽程度,但是這也是另一種讀書。

對我而言,蝴蝶蘭相關的研究並不是我研究生涯的全部。此產業的價值不是無窮大。台灣未來就是達到年銷一億株大苗的目標,以國際此產業的售價,帶來的利潤也是在百億新台幣之內。對於傳統產業,此種利潤仍是有限,不足以挽救整體農業。在我原先的人生生涯規劃,在十餘年前的理想,致力於此蝴蝶蘭產業的意義不是其產值、利潤,而是希望此產業成為一個典範,用以帶動促成更多的農業產業。在2008年年初,原先的理想至今仍是如此的遙遠。台灣蘭界真正的問題不僅是技術的停滯,不僅是管理制度無法建立,不僅是仍然以經驗法則從事生產。而更深層的問題是學術界、研究界的遲緩,產業界求知精進的心態未建立。在驕傲自大中,與二十一世紀產業的基本要求求知、求進步愈來愈加疏遠。

在此紛紛擾擾的2007年,對我而言,一方面仍有許多的研究、教學、與推廣事務,一方面對抗本身的病魔。全力工作與安心靜養的兩種要求彼此衝突,只能勉強求得平衡。然而在2007年網站,一年內的文章發表竟比往年更多。在一個大時代,對此台灣海島,蘭花產業的產值所占比例並不多。但是此產業是一個理想,一個期盼,希望由此產業開始帶動台灣其他農村產業,然而最難影響的是人心。專業能力並不受到台灣此產業界所重視。個人人微言輕,只能守在學術界,守著一個研究室,維持一份清明的研究環境,教育出一些傑出的學生。對立德、立功、立言而言,已發表的學術論文勉強是立言的表現。對於台灣產業的現況,個人的能力仍是渺小根本無法談到立功此兩字。

面對2008年,面對未來持續的國際競爭,我常與蘭界朋友互勉自我定位自我求知。自我定位是在此時代、對此產業,確定自己的角色地位,確認自己應該著手努力的事項。自我求知是從當下開始,重新學習,重新思考,不斷地自我精進。而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從讀書開始。

新年新歲新希望,補讀平生未讀書

對蘭花產業的朋友,我常提及只是要爭一時,或是要爭此一世?或是要長長久久,為下一代奠定基礎而爭三代。在新的2008年,彼此互勉就由求知,由進修,由能力精進開始。蘭花產業是如此,其他產業也是如此,願以此互勉:

補讀平生未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