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史台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導讀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中國網站有一篇王小二搞農業之文章(附錄 I),裡面真實的意義很難就文字章節讀出,這也是中國媒體中公開性文章的特色。在此針對這篇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進行導讀。

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就說出,只要有高融資的項目,就有利益。自2018年開始,中國農企業融資有四十幾億。

農業項目投資回收週期漫長、收入不穩、風險大,而且傳統農業平均年利潤才有3~8%。對於要求效益30%以上的大資本企業、大財團而言,為什麼要投資農業?而且是投資所謂新型農業而不是傳統農業?此中的貓膩在以下加以回答:

這個問題真正的答案在於炒作題目。如果是個傳統農業,例如種稻、養雞、養魚、種水果,這些項目已是社會大眾熟知之工作項目,很難炒作成為大項目。而以新型農業之名義,可藉此融資一大筆金錢。而且新型農業充滿著一般人所謂難理解的專業名詞,因此很難估計這種項目需要多少資金,因此反而容易得到更多方便,容易編列龐大經費。

那麼中國農業在2018年開始火紅的項目有哪些?

一.  上游項目(代表生產)

1.      無人機市場與植物保護代噴服務

  預定可融資100(機械)400(代噴藥)

2.      農業保險

  為農業生產上下游提供農業保險,信用貸款與風險管理。

3.      金融貸款

  例如有家互聯網金融平台〝草根投資〞,得到23億融資。

4.      農資電商

  以行銷資材為主。例如肥料、種子、農機具等生產用資材。因此稱為農()()()()

二.  下游項目(銷售方面)

1.      生鮮市場新型售服務平台。

號稱自生產、物流、倉儲、深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結合生鮮產品服務平台。

2.      區塊鏈農業:區域性農業之組合。

3.      農產品電商:銷售農產品之電子商務。

在中國此篇文章中,從頭到尾有許多含蓄文字,而其根本意義就是以下幾點:

1.      在中國只要取得融資,就有利益。換言之就是有肉有湯。

2.      為了取得融資,必須有響亮動人之口號,因此名詞稱為新型農業。

3.      新型農業中,生產部分在技術面只有無人機。而其他部分都是服務業,尤其結合電子商務,稱為農業的上、下游。

4.      結果,融資全部集中在農業的上下游。

5.      真正的農業被大資金夾擊,農業真正需求資金,被大企業拿走了。

6.      另一個真義,就是農業需要的資金,被其他行業,以種種名目吸光了。

 

這就是中國這篇文章要表達的真正意義。〝因為兩岸一家親〞,由此篇文章內容來看台灣的農業之發展。

與中國相比,台灣一堆聰明人,進入農業,以農業為藉口,賺取利潤。台灣這些農業招術與所得利益,與中國動輒〝一個億〞,〝數個億〞相比較,只算是小吵小鬧,上不了檯面。

台灣農業三十年來,所喊的口號,不外乎精緻農業、設施農業、農業自動化、生技農業、旗艦農業、農業4.0與智慧農業等等,喊出的技術有生物技術、光伏溫室、LED利用、植物工廠、垂直農場等,所能獲利之方式不外乎三類:

1.      學界、研究單位、財團法人等以這些口號申請經費。因為無考核追蹤制度,因此交互吹捧。每數年就產生不同名稱的專家學者,至些人賺到則是研究經費。只要有題目,有經費,自然就衍生一堆專家

2.      廠商與學界合作,以技轉名義取得利潤,其實際得到金額仍是有限。尤其      與中國大企業相比較,會笑掉他們的牙齒。

3.      企業以投資高科技農業名義,進行投資抵稅。其實際抵免金額與工業相比。農業能夠核銷抵稅的金額又有多少?

 

台灣農業產、官、學、研在科技研發與技術推廣方面,三十年如一日。返返覆覆就是只有上述三招術。難怪台商到中國撐大胃口之後,回到台灣看到這些小把戲,不屑的說〝這是雞腸小肚,鼠肚雞腸,小吵小鬧〞。

海峽兩岸農業科技發展成為這種結局,成為ㄧ種劇場。那農業真正的主角農民,在此扮演的角色又是甚麼?

 

附錄 I.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來源:王小二搞農業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548566

最近幾年每次融到資金的項目,只要跟著搞的,都有口湯喝。

風水輪流轉,網約車燒錢大戰結束,共享經濟風口漸冷,農業項目融資起勢。

初步估算了下,僅2018年上半年,涉農企業融資已有40多例。

下半年開始,更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

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了,農業項目投資回報週期長,收益不穩定,風險還大。

死了那麼多了,怎麼還有人投資啊?

確實,據大數據分析,傳統農業平均年利潤3%-8%

對於玩資本運作,動輒年收益30%以上的投行、大資本、大財團來說,這點微薄利潤完全不入眼。

所以更多的錢進入了新型農業項目裡面,傳統農業的投資很少了。

各種融資全部集中在了農業的上下游,沒錯,農業被大資金夾擊了。

【上游的融資項目】

農業服務

去年不少媒體就在大肆宣揚,今年將是植保無人機爆發的一年。

不管咱們關不關注吧,搞植保無人機的公司確實就是融到錢了。

對植保無人機市場的調研分析表明:植保無人機對適當規模化的種植區域均適用,以目前適宜規模化的省份約30%多的流轉程度來看,無人機市場預計將達100億,植保服務市場則預計可達400億。而各個地區對於土地流轉率的要求是,要在2020年達到70%以上,市場將翻一倍。

不止植保無人機,有專家認為,2018年我國農業服務市場將迎來井噴,2020年市場容量超8000億。

今年1月,互聯網農業服務平台“ 農田管家,獲得由執一資本領投,順為資本、GGV紀源資本、戈壁創投、雲啟資本、真格基金跟投的千萬美元Pre-B輪融資。

同月,農業信息化服務商“ 新農寶宣布完成2000萬元的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夸克資本、甲子啟航。

新農寶將助力涉農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與升級,平台的特點是提供全渠道、全場景解決方案。

 

農業保險

保監會數據顯示,自2007年到2016年的10年間,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51.8億元增長到417.12億元,增長了7倍。

然後,根據各位專家的預測,未來的農業保險市場,又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

但凡評估達到千億級別的市場,資本都喜歡試試水,萬一就盤活了喃?

今年3月,互聯網農業保險平台一米農險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九合創投以及以太資本。當然,一米農險的業務比較全面:

為農業產業鏈上下游提供農業保險、信貸和價格風險管理;

為產業鏈中的種植戶提供保險和貸款,保障其種植收益,同時為其提供低利率的種植貸款;

面向產業鏈中的收購、加工企業提供期貨、期權金融工具和貸款,為其穩定糧源、鎖定利潤。

 

農業金融貸款

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顯示:

2014年起,我國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好吧,又是萬億級別的市場!!

6月初,互聯網金融平台草根投資宣布已完成23億元D輪融資,由上市公司洲際油氣領投。據說農村金融目前來說還是一片藍海,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瞬間成了資本熱捧的香餑餑。

 

農資電商

今年3月,農資B2B電商平台“7公里宣布獲得慧爾股份戰略投資數千萬元。

將基於慧爾股份在水溶肥、智能施肥系統上的優勢,雙方將以“7H”的模式賦能傳統的農資生產企業和零售商。

將帶動農資供應鏈全面上線、引領農資行業逐漸步入產業互聯網的時代。

 

【下游的融資項目】

生鮮

這個咱們之前聊到過多次了。還是用數據說話:

2013年以來,我國生鮮市場每年增速保持在6%,僅次於GDP7%2017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

預計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91萬億。

看看,又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這個市場不只是聚集了BATJ互聯網巨頭。

今年上半年,水果零售商百果園宣布獲得15億元B輪融資,未來將在產業經營與互聯網化、金融與資本化、賦能型業態與科研培訓方面進行突破。

3月初,生鮮供應鏈品牌鮮世紀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IDG資本、星瀚資本、互信集團、無錫金投。

521日,定位為生鮮全產業鏈新零售服務平台的有好生鮮獲得1000萬天使輪融資。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打造集生產、物流、倉儲、深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製造型綜合生鮮服務平台。

 

區塊鏈農業

這個其實是農業全產業鏈都涉及的,但考慮到當前的服務主要集中在生產和銷售之間,所以歸為下游。區塊鏈技術在其他行業大火,而在農業方面才剛剛開始。

319日,區塊鏈水果口感評級數據平台果庫於年初完成百萬元級種子輪融資,由中國美術學院的數字雕塑家袁啟成個人領投。

通過將水果關鍵的口感評級數據寫入區塊鏈,防止內外部篡改,保證數據真實性。

 

農產品電商

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用起來的人卻不多。

之前我們說到國家統計局調查組的調查數據顯示,農產品電商銷售額不到總銷售額的10%,而定的目標,是60%。而且,注意哦!這是一個10萬億規模的市場。

今年3月,農產品乾貨一站式產地直採平台乾貨寶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廈門綠帝股份領投、中膳團餐產業聯盟跟投。

 

【最好的時代or最壞的時代】

上游和下游都有巨大的資本介入。

為咱們搞農業生產的從業者們帶來極大的實惠。

想想當年的打車軟件,算上優惠券,打個車就2塊錢,甚至不要錢。

不得不承認這種佔便宜的事兒確實很爽,高額的補貼下,開車的司機也很爽。

但是出租車司機卻一點都爽不起來。

植保無人機獲得這麼多融資,免費送你幾次大藥的體驗券是完全沒問題的。

農業金融貸款一開始也會有免息活動。

農業保險在險種制定上或後期的營銷上肯定也會有相應實惠。

農資電商送點優惠券什麼的也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事兒。

這對於搞生產的朋友來說確實得到了實惠;但做農資的人,很可能會像當年的實體服裝店主罵某寶一樣罵農資電商。

而且大家也別高興得太早,融了這麼多資,遲早是要盈利的。

現在的打車軟件和出租車的價格已經相差無幾了,當年給你發紅包的電商平台,如今也要從你的銷售額裡抽成了。

把豬餵肥了再殺,資本的積累都是血淋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