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無官御史台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為什麼中國的發展模式在非洲行不通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https://www.forbes.com/sites/wadeshepard/2019/10/31/why-chinas-development-model-wont-work-in-africa/?sh=7c4553a757af

20191031

非洲已成為基礎設施發展的下一個前沿領域。農村移民湧入城市的數量現已超過世界上其他所有地區非洲大陸對新鐵路,公路,機場,發電廠乃至全新城市的需求,現在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在這種競爭中,許多非洲國家政府一直在尋求外部資金和工程能力,而中國躍居首位。利用他們從自己的國內建築繁榮中獲得的經驗,並將其應用到非洲的背景。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中國能夠在非洲進行他們在國內所做的事情。中國的發展模式根本無法在非洲發揮作用。 

2009年,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2000以來,中非貿易以每年20%的速度強勁增長。每年突破2000億美元。目前有超過10,000家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業務。使非洲大陸的中國企業價值增至2萬億美元以上。中國對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以驚人的40%的年增長率增長。Mckinsey發現,如果包括非傳統投資,實際上這筆投資將增加15不用說,中國已經成為非洲基礎設施建設和建築領域的最大國際參與者並且是非洲最大的建築融資供應商,在中國的勢力範圍也超過了其他亞洲國家。最重要的是最近宣布的10億美元一帶一路非洲基礎設施發展基金600億美元的非洲援助計劃,其中很大一部分將用於基礎設施發展。如果我們看看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所取得的成就,這種參與是完全有意義。              

30年前,中國幾乎處於與現在類似的位置-這是一個經濟不高的國家,其經濟幾乎只佔全球GDP2%,這對許多非洲領導人來說並沒有不同。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利用基礎設施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震驚了世界,創建了一條如今長達29,000公里的高鐵網絡,鋪設了100,000多公里的新高速公路,並建造了100多個新機場,以及新建多於3500個新城市區域,其中包括500個經濟開發區和1000個城市級開發項目。在這段時間裡,中國的GDP增長了10倍多,在當今世界排名第二。

中國工程和建築公司也已躍居世界舞台,從一些相對微不足道與有些神秘的國有企業(以縮寫詞C開頭),向世界成為最先進,實力最強的公司。十年前,幾乎沒有中國公司進入的世界頂級設計和建築公司名單中,但是今天中國在這些排名中佔據主導地位,佔今年排名的四分之一以上。 

許多方面,在城市化和基礎設施發展方面,中國的利益與非洲的利益非常吻合。中國數万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主要致力於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建立適當的實體和數字基礎設施網格,這代表著要建設非洲國家迫切需要和想要新的鐵路線,公路,發電廠,機場和IT系統。但是,這並不代表著中國的發展可以簡單地複制並粘貼到非洲。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政府的模式是獨一無二的。植根於毛主義思想的單一政黨制,但在全球經濟攪動的資本主義中仍是主要角色。雖然缺乏民主程序代表著普通民眾在直接影響他們的發展努力中沒有發言權,但這也代表著政府能夠單方面計劃,建設和振興大量的大型項目這是歷史上從未見過。正如比爾蓋茨曾經指出:從2011年到2013年,中國使用的混凝土比整個20世紀美國使用的混凝土要多(幾乎多了50%!)。 

我們不僅在談論僅僅在十年內世界上最廣泛的高鐵網絡的建設,或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建設,甚至是地球上最高的十座摩天大樓中的六座,而是一種從上到下的完整基礎設施革命。這不僅僅需要動用數万億美元的資金,而且還需要動用億萬人口。例如僅要建造三峽大壩,就需要將130萬人搬離家園。根據清華大學的一項研究,自經濟繁榮開始以來,中國有超過6400萬個家庭被拆毀和/或徵用了土地。根據天津大學的數據,在2000年至2010年間,中國從地圖上抹去了超過100萬個村莊,為城市發展掃清了道路。

概括地說,非洲各國政府在決策中往往沒有同樣的自由度。他們不能清除一兩百萬人的土地來建造新的城市,經濟特區或水壩。在一些非洲國家,政府機構實際上可能缺乏必要的權限和資金,無法順利地掌握甚至小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計劃。在中國,基礎設施大型項目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計劃,而在非洲,由於所涉利益相關者的數量龐大且複雜,因此通常無法進行此類計劃。在許多非洲國家,傳統的社區結構仍然是強大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它們的利益與政府的利益經常不相等。

挑戰在於,非洲城市發展,沒有計劃中的謝菲爾德大學的研究助理黃正立對內羅畢的城市化進行了廣泛的案例研究。問題在於土地是永久擁有,這是一種永久業權制度,屬於私有制。因此,任何地方政府都很難通過計劃干預此類發展。即使有計劃,也幾乎不可能執行計劃。因此,您看到了很多發展,但是這是計劃之外。

不同的土地權政策

非洲的土地所有權政策也往往與中國大不相同。在中國,土地所有權通常很簡單。正如長期擔任中國分析師的Andrew Stevenson-Yang坦白地指出 

所有土地都歸政府所有。政府有權清理土地。接管它,然後自己建立東西,賣給開發商或作為貸款抵押。

如果中國的一個市級,省級或中央政府希望拿出大片土地來建設經濟特區,機場或285個生態城市,那麼很少有方法阻止它們。非洲情況並非如此。 

駐中國的MORE Architecture和城市化研究人員的創始人Daan Roggeveen解釋。由於許多非洲國家的殖民歷史和部落的結構,許多非洲國家並不是基於國家,各省和城市的組織,而是基於不同家庭和不同部落之間的土地所有權。這決定了您如何推動城市發展。因為您必須與土地所有者對話。在中國,土地所有權情況非常簡單。國家擁有土地,特別是在城市中。因此如果要推動城市發展,政府可以既是最終決策者又是土地的所有者。這是快速發展的秘訣。

公眾情感的不同作用

Roggeveen指出:我認為中國公司可以為非洲國家提供很多服務。但他們必須意識到,它們在一個非常不同的政治和經濟體系中運作。在這個體系中,與當地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和溝通十分重要。

公眾宣傳,與重要的獨立媒體打交道以及政治化的公民運動是中國國內無需擔心的事情。儘管中國有大量的公開示威活動,但它們往往是要求當局遵循自己的規則,而不是針對制度本身提出挑戰。因此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例如我們現在在香港目睹的遊行示威,很少在中國發生。公眾集會,媒體和反對政治團體都受到嚴格的管制。正如Max Fisher在《大西洋》上解釋的那樣: 

中國這裡的民眾運動似乎只是表達了相對狹窄的抱怨。他們希望在體制內開展工作,而不是推翻體制。並將共產黨視為合法。抗議似乎是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對制度的挑戰。抗議只是一種釋放民眾憤怒的閥門。如果有的話,它實際上可以通過給他們提供一種在維持獨裁統治的同時,使用解決這種憤怒的方式來增強黨的力量。

但是在非洲,情況卻大不相同。公眾對中國支持項目的負面看法有時足以使它脫軌,甚至可以使支持該項目的政府官員下台。正如Richard Aidoo On Sixth Ton寫道: 

在像南非,尚比亞和肯亞這樣的民主非洲國家中,中國的勞動力和資本經常遇到受挫的失業或就業不足的群眾。他們擁有合法的抗議,請願和投票權。而中國人往往會與當地人競爭。 '”

在一些非洲國家,公眾擔心會陷入中國債務陷阱。中國工人從事了原本可以去當地人的工作,中國掠奪非洲的自然資源是真實。反對派政治家,公民團體和當地媒體認為,這經常會對實地發生的事件產生重大影響。像在斯里蘭卡一樣,尚比亞的一位反對派總統候選人最近也掀起了一波反華公眾情緒。

基礎設施開發本質上是高風險的冒險。這是昂貴的,並且大型項目在構思和啟動之間往往要花費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像中國這樣的相對穩定的單黨派國家中,此類項目可以充滿信心地參與,直到有關各方都將參與其中。但是,在民主國家。情況有些動搖,因為要使一個重大項目脫軌通常只需要舉行一次普選。隨著中國開發商越過邊界,他們進入的新領域不僅是物質上的,而且是政治上和社會上的。保持積極的公眾支持是許多非洲國家成功項目的關鍵要素。

然而研究表明,大多數非洲國家對中國的看法仍然很高。Afrobarometer一項調查顯示,在非洲國家中,有63%的人對中國在其國家的發展努力持積極態度。馬里,尼日和利比亞等國家的積極比例分別為92%,84%和81%。  

基礎設施開發中最困難的事情通常不是工程,而是政治,法律制度,公眾輿論。在中國,官員和開發商實際上並不需要應對這些問題。但是在非洲,這完全是另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