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821.gif (10572 bytes) 首頁          新增資料與公告

   

最新消息  :

數字分析 - 中國於非洲農業報導之破解

索馬利亞的乾旱影響和解決方案建議

在非洲商業邊緣爭奪空間-本土企業與中資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

 

 

無官御史台

首頁
上一層
BSE LAB 介紹
非洲產業研究中心
生醫研究之統計方法
授課資料
人文關懷
武漢肺炎與產業
智能生物產業
活動公告區
數據分析與知識產業

 

 

中國高教尖端科系之困境

 

中興大學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這篇文章來自中國一個生物製藥專家徐實。

https://www.guancha.cn/xushi/2016_08_08_370371.shtml?web?web  

全文請見附錄。

徐實先生以冰火兩重天形容中國高端人才之困境。尤其是一些熱門的尖端科系,例如生物科學,材料科學,應用數學與應用化學等。在產業界發展火熱,人才需求無數。在中國學術界,卻是無就業機會,如冰山刺骨。徐實先生以中國三地區的生物企業加以說明,每天平均有數百個生物製藥新工作的需求,但是生物科學自學士,碩士至博士,就業市場如此淒涼。

除了生命科學,材料科學也面對此狀況。化工新材料人才需求不斷增加,但是材料科學畢業生工作難求。應用數學領域在大數據機會之下需要大批人才,然而應用數學畢業生就業如此困難。

徐實先生以企業求賢若渴,學子走投無路"形容此高等教育的慘狀。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理工科系的教學存在根本性問題。研究以基礎研究為導向,不具備企業需要之技能。徐先生以生命科學之蛋白質包涵體復性為例,這是大學學校研究界之慣用法,但是產業是使用表達系統與載體的優化技術。生物製藥界的三部曲:藥物靶點的開發原則,機體工程的最佳化方法與藥物動力學建模。學校內根本不教。

徐實先生特別提及材料科學的大坑奈米材料",每年有大量論文在各個學術期刊灌水,但是只要以成本考量,這些根本不管用。每年奈米材料"坑慘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在實驗室不必考慮成本,後者必須考慮。

在文章最後一段,對中國高教理工專業科系,整體評價不高。要想在中國高教裡找到具有轉化價值的知識產權真不容易。近年引進回到中國的精華[千人計劃學者],有時還有些真貨"。

由此篇報導文章可說明中國高等教育所謂尖端科系之根本問題。在校園內之研究與產業需求脫節。而其研究領域是以容易發表論文,堆砌論文篇數之題目為主。也方便通過考評,方便升遷與爭取更多研究經費。也因為如此,需要招收更多碩士,博士班學生,以從事這些尖端研究,然後發表更多論文,申請更多研究經費,再招收更多學生。在以前中國高教學校不多時,畢業博士可到新成立學校任職,但是隨著高教學校教師員額飽和,每年博士班畢業學生愈來愈多,就衍生出此就業問題。

徐實先生以此形容青年學子十年寒窗學到的本領,對企業而言並無多大價值。企業界迫切需要的技術,他們反倒不會。"

中國學術界,尤其高等教育,造成這種嚴重落差的根本原因,即在於這種所謂尖端科技掛帥。因為是尖端科技,因此容易申請經費,由於容易成名。因為是尖端科技,其可發表的期刊也多,文章一多,引用次數多,期刊影響指數(IF)高。在升遷與申請研費更佔便宜。因此如同大黑洞,吸引大批研究人才陷入此黑洞。這些學術的大黑洞,除了原 本技術,還有生物技術,生物晶片,奈米微感測元件等等。

這些所謂尖端科技,在歐美不是顯學,只是其眾多研究領域之一部分。在中國成為火紅之顯學。歐美學術界與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歐美之學術研究需要與產業需求互相結合。如果產業界無法應用,此領域不會消失滅絕,而是成為所有學術研究之一小部分。因此很難出現如中國式之學術大黑洞。

因為研究成果不需要評估產業能否應用。以現在在高校任教之研究人員,他們不用在乎產業需求,因為他們已有固定教職。悽慘的是學生,因為沒有就業市場。另一個悲慘的是產業,找不到可用之人才。一個國家能否強大,短期指標是經濟學上的各項成長率。長期觀察則是其高等教育之實力。

以個人熟悉的領域為例,中國研究人員對於生物感測器的研究只停留於在找個感測元件,最好是奈米等級,結構愈複雜愈好。然後與量測對象有反應訊號,即可發表在相關期刊。而且這些期刊因這些人交互引用,其影響指數都不低。但是感測器是否實用,必須考慮之 條件包括參考物質/參考環境之比對,校正公式之評估,元件之重要性與耐久性等。對這些需求條件,研究者不是無知,就是故意不考量。因此論文數量愈多,跟產業需求相差愈遠。學生從事此方面之研究,可以成就其學術論文,但是無法在產業就業。這種抄捷徑,短線操作之心態,當然離產業需求人才愈離愈遠。在歐美,一個研究主題無法與產業結合,勢必加以檢討,找出原因加以解決。中國或是東北亞國家則是一而再,再而三在此形成黑洞,吞噬研究人才與經費。最終成就了這些號稱尖端科技之教師,付出的代價是產業發展無可用之人才。損失最慘重就是這些盲從 ,趕時髦之學生。

台灣與中國的發展存在著奇妙的對比。中國的發展比台灣晚,但是一旦發展就比台灣更大,更激烈,也更快走到結局。台灣高等教育界,走了50年,搞成人人有大學可念,大學生滿街跑的不倫不類結局。中國大學高校可招收人數早就超過每年高中畢業生。海峽兩岸一堆博士畢業生難找工作。根本原因還是學生所學是產業界不需要,產業需求找不到學生。

台灣之幸運在於這些所謂尖端流行的奈米,生技,晶片等等只是學術界的一部分,台灣學術界還有務實,還有真才實學之基礎科系,因此還不至於一敗塗地。

 

附錄

徐實:別笑文科生,理工科學生也正遭遇冰火兩重天

徐實 資深生物製藥專家

近年來,某些理工科專業呈現出一種很奇怪的狀況:一方面,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逐步推進,高新企業對理工科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關鍵崗位時常一將難求 。另一方面,某些理工科專業的就業狀況很不樂觀,每年畢業的大量碩士、博士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此類狀況,在生物科學、材料科學、應用數學、應用化學等專業體現得比較突出。稱之為冰火兩重天倒是十分貼切。產業發展熱情似火,畢業生卻感到刺骨寒意。

舉例來說,生物科學近年來已進入研究成果井噴的時期。當今的新藥開發基本依靠對生物學機理的研究,藥廠的核心研發團隊已由先前的藥物化學專家換成生物學專家。基於生物學機理的體外診斷技術更是層出不窮。例如通過採血診斷癌症的液體活檢,通過基因分型指導治療的伴隨診斷等等。新型藥物和診斷技術的湧現不僅改變了現代醫學的面貌,也打造了諸多企業在商業上的成功。中國從事原創研發的生物企業,在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這三個地區都已形成規模。2012年中國國家和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生物科技產業園就已不下50個。在某高端招聘網站上,平均每天都有數百個生物製藥類的新崗位需求。

與生物企業繁榮發展極不相稱的,是生物科學專業的就業難,生物科學專業已經連續3榮登教育部低就業率本科專業的榜單;碩士、博士們的就業狀況也不樂觀,以致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的饒毅院長曾專門做過生物研究生出路何在的講座。

中國材料科學也有相似狀況:航空工業、電子工業和新能源等行業的發展,對新型材料的需求非常迫切。2016年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寫明,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領域核心技術。新材料是中國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人才需求還比較旺盛。根據某化工行業人才招聘網站最新招聘數據,2016年春節後的第一周,中國化工新材料領域的人才需求同比增長15%,材料工程師崗位更是增長17%以上。可是中國材料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們並未感到多麼樂觀,百度貼吧、知乎、果殼網的討論區裡,吐糟材料科學專業的帖子堆積如山,工作難找仍是最常被抱怨的話題。

應用數學的窘境似乎更加不可理喻:如今大數據的概念愈發火熱,依靠互聯網起家的企業紛紛向大數據這個方向進軍。數據分析和開發高效率算法的巨大需求,本應是應用數學專家最好的用武之地,為何還會出現就業難其他諸多理工科專業的狀況,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說多了都是淚!

企業求賢若渴,學子走投無路,是什麼造就了這種矛盾而尷尬的格局?原因出在教書育人的高校。很多理工科專業的教學方向存在根本性的偏差,沒有構建出產、學、研一體的有利格局。這些理工科專業的教學、研究與業界需求相去甚遠。從課程設置到實驗技能培養,都以基礎研究為導向。這種模式培養出的碩士、博士,在高校裡擔任教職尚可,但往往不具備企業真正需要的技能。

放在二十多年前,這不是個嚴重的問題。那時高等教育師資匱乏,又趕上高等教育規模逐步擴大的契機,所以碩士、博士留校任教很普遍。可是現在問題來了:中國人口出生高峰已過,高校生源開始減少,高校教師崗位已經飽和。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畢業生不可能留在學術圈裡發展,而是要進入企業工作。可是高校卻轉不過這個彎來。理工科專業的許多教師是在象牙塔裡成長起來的,幾乎沒接觸過業界,對業界的技術和研發需求缺乏起碼的了解。高校教師不可能把自己都不懂的東西教給學生,這便造就了尷尬的格局:青年學子十年寒窗學到的本領,對企業而言並無多大價值;企業迫切需要的技術,他們反倒不會。

舉例來說,很多生物科學專業的研究生都曾在導師的要求下做過蛋白質包涵體复性(可以低成本製備大量蛋白質,但質量不算高)。等到他們拿著碩士、博士學位去找工作,才發現業界基本不用這技術,而是通過表達系統和載體的優化直接獲得有活性的蛋白質。

生物製藥業界經常用到的知識包括1.:藥物靶點的開發原則,2.抗體工程的優化方法,3.藥效學模型的設計思路。隨便抓幾個剛出爐的碩士、博士,問他們這些方面的問題,保準把他們問得一愣一愣的,咱的老師可從來沒講過啊!許多生物企業的負責人都有這樣的感慨:很難招收到能夠立刻接手工作、獨當一面的人才,有時不得不高薪招個有些經驗的海歸回來應急。大多數生物科學專業的碩士、博士,假如光靠老師教的那點東西去謀生,恐怕早就餓死了。

中國材料科學專業也存在相似的狀況。有一個著名的大坑叫做納米材料,吞噬了數以萬計的青年學子,真是名符其實的萬人坑。十幾年前,許多學者炒熱了納米材料這個概念,自此每年都有大量關於納米材料的文章在各個學術期刊灌水。十幾年下來,灌水的文章不可勝數,可是真正得到廣泛應用的納米材料卻不多。究其原因,很多學者發文章不過是為了評審職位和爭取研究經費,並未考慮材料在業界的實際應用價值。

實驗室製備與業界生產的根本區別是,前者不必考慮成本因素,而後者必須考慮。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在實驗室環境下,可以用納米疏水材料製備出一張自清潔桌子,灑一杯水就能把桌面洗得乾乾淨淨,桌面上還不留水漬。這聽起來很精彩,是吧?可是這一張桌子造價10萬元,誰會買呢?這就是家具城為什麼還不賣這種物件的原因。

納米材料坑慘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哪怕是與材料科學相關的用人企業,一聽到納米材料就直搖頭,飯碗自然難有著落。

業界對中國國內高校某些理工科專業的整體評價也不高。對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要想在中國高校裡找到具有轉化價值的知識產權標的,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近年引進回到中國的青年千人計劃學者有時還有些真貨,其他人就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