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2日,荷蘭Wageningen大學宣布在其Bleiswijk校區,搭建完成一座中國華北地區特有的日光溫室。這棟日光溫室模擬中國傳統的日光溫室,號稱以高等標準技術進行運作。搭建此棟溫室之目的在於使得荷蘭學界了解中國氣候狀況,以便提供中國生產者有機會增加作物品質與產量。
此型日光溫室利用混凝土牆作為陽光熱量的儲存。在此研究型溫室之內將種植胡瓜與番茄。第一個作物是胡瓜,而其栽培結果與在中國的栽培結果加以比較。此溫室之內加裝荷蘭的設備包括節能布、無土栽培灌溉系統與環控電腦。藉由試驗以進行示範,荷蘭的供應商藉此證明其技術可用於中國日光溫室。
此研究計畫出自PIB,
Pathner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目標是組成一個國際性包括園藝公司與研究單位的集團,用以進軍中國市場。參加者包括:Hougendoorn
growth Management(環控公司),Ludvig-Svensson(遮蔭網公司),
Ridder Drive systems(機械設備公司),Hortimax(環控公司),Delphy(資材與栽培公司)與Wageningen大學。
《評論》
中國華北地區不知從何年開始,出現一種溫室。向南那一面是弧形塑膠布,東、西與北面是用泥磚就地取代砌出的土牆。三面土牆,一面透光的溫室,其特點是利用南面面對太陽,以三面土牆吸收熱能,在夜間釋放出熱量。而在塑膠膜上方,農民以稻草禾桿等材料編織成覆蓋物,傍晚即放下用以覆蓋塑膠布以降低夜間輻射冷卻。這是唯一的環控設備。
日光溫室的優點在於就地取材,降低成本。而且保溫性能好,可使夜間輻射溫度維持於0℃以上。但是向陽面為了得到最佳陽光,塑膠布成弧型,在低處作業不便。內部光量不均勻。溫室受到高度限制,空間利用效率低,溫室開口少,氣密性好,因此適用於冬季酷寒天氣。如果在其他季節進行栽培作業,就要面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陽光過強之問題。因此日光溫室是為了冬季蔬菜栽培的特殊溫室。
日光溫室本來就是一種因陋就簡的農業設施,是為了冬季發展出來的農業設施。如果要將此型溫室延長使用季節,增加春秋兩季之利用期,那就必須加上各種環控設備,包括風扇、水牆、內外遮蔭網與滴灌設備。要增加如許多的設備,那不如搭建現代化溫室,才能兼顧效率與成本。
荷蘭溫室與其環控系統本來就是終年加溫氣候之下的產物,有其精采之處。但是來到四季分明之東北亞與中國,就可以看到一棟又一棟的廢棄物。這些不能使用的溫室,在日本與韓國最多欺騙兩、三次。但是在中國可自東北一路搭建到西南,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搭建。背後的真正意義是甚麼?就是因為中國溫
室公司所稱〝中國有錢,荷蘭人又好配合〞。在Venlo型溫室已變不出什麼花樣,新的創意就是在日光溫室之內裝載各項環控設備。試問以日光溫室之保溫能力,在其他三季要有多少設備才能夠在內部栽培蔬菜?
在海峽對岸的台灣又是如何?近年來不斷持續引進的荷蘭溫室,有在新竹工研院以冷氣種草莓,在彰化吹冷氣種番茄。而在台南蘭花生技園區的溫室成為廢棄物。藏在新化某地區改良場內的那棟塑膠布溫室,在現今四月,是否有作物在裡面存活?
持續購買荷蘭不適用的溫室產品,對中國那是中國有錢,荷蘭人好配合。台灣持續引入荷蘭溫室,除了官員可以出國遊玩,那是台灣〝又有錢又笨〞與不肖商人的猛力宣傳,一個國家不重視專業,學界無學術良心,官員無職業道德,只貪圖個人私利,此國家只有注定被玩得團團轉。台灣好的貿易商是將荷蘭可用的資材,如介質、種球、活動植床、播種機械等不斷的引入台灣,給予台灣學習。無良心的貿易商則是不斷的引入無用的溫室,消耗臺灣的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