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醫為農業大學學生的報導文章。看看中國現狀,想想台灣農業學術界情況。
作者:失败人士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58637/answer/54444127
来源:知乎
農業大學的農學系歷年來是高考大學指考分數線最低的專業。基本上,很多學生都是調劑來的(調劑是指所填報的專業志願在錄取滿額的情況下,同意院校把自己的專業調劑到其它沒有填報的專業來錄取。專業服從調劑可以大大提高錄取的機率,特別是在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百度資料)。大部分學生學不會數理化,被迫學了農學科系。也有很多城市底層,在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讀大學和該怎麼讀大學的情況下,為了個一個大學生的虛名,入了農學坑。或者是被高中班主任給害了,為了增加大學入學率和211入學率,成了學校的教育成果和數據的一個分子。
農學院大部分教授的數學和計算機能力已經在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積累和選擇效應下喪失了。很多教師無法講授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這門課。現在有一些農業大學,竟然會不給農學院的學生開設線性代數,概率論,語數理統計。因為搞農科科研幾乎不用智商,所以線性代數和概率論這種用腦的課程在他們看來簡直浪費學生。有功夫推導定理不如到實驗室搬磚。農學的各個專業研究方向開始向生物方向靠攏。不管是栽培、植保、育種等都在做基因定位、基因功能定位、生物信息,還有其他生物學試驗,稱之為所謂的“分子實驗”
。農學課程設置主要是背誦記憶的居多,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專門課程。專業課程都是一些課程拼湊在一起。比如有機化學,農業氣象學,遺傳學,生物化學,但是教材內容過於淺顯和陳舊,只是通識性內容。學過之後,有一些基本了解,考試完了就忘光了。那些職業教育性質的課程更是浪費生命。比如煙草調製學,以後工作不用根本想不起來學了什麼。學了也達不到其他專業的應用水準。農學是一個行業,根本就不是一個專業。
所以農學科系讀下來,數理化能力和計算機能力就廢掉了。考試只有三種題,名詞解釋、簡答和論述。而且所學內容都是生產上的職業技能的知識。比如背了一堆棉花病害,或者是背了一堆水稻栽培知識,而這些在用的時候查一查資料就行了。最慘的就是農業大學的畢業雙選會,招聘的單位那是五花八門,工作環境和待遇那是一個慘字了得。就業也是非常艱苦,待遇非常之。工作都是底層行業,經常與農民打交道,僱工人幹農活。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更少,更接觸不到優秀的人。
最最坑人的就是是那些985,211農業大學的農學科系,浪費了無數高分考生的青春時光。努力學習換來的卻是的人生的失敗,對專業的失望。他們本來可以成為醫生救死扶傷,成為優秀的製造業工程師,電子信息工程師,軟件程序員,卻因為自己的年少無知選擇志願失誤,終生被困在天坑的專業和行業中,做著虛假的農業科研,
傳統的農學研究方向已經發展到極限,在其他相關技術沒有突破的條件下,農學本身也得不到進一步發展。目前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業與其他學科的結合,把其他學科應用到農業上。要想解決農業問題靠的不是農學本身,而是其他技術和農業生產的關係。
要不是有轉基因、基因編輯等現代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技術,中國各農業大學的教授們連灌水文章都寫不出來。只停留在”某某處理對某某作物某某性質的影響”這種水準。
農學領域雖然學了一些生物,但大多只是皮毛,跟純粹生物學門比較來實在相差的太多。所以農學研究生雖然在做生物研究,但是基本上就是那幾個固定方向: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基因功能分析,再加一個轉基因。做擬南芥研究的越來越多,做主要糧食作物研究的越來越少。絕大多數研究所老師的研究課題與農業生產沒有實際聯繫,對於提高生產力,短期和長期內都沒有促進作用。研究課題的生物學意義大於農學意義,更有甚者根本就沒意義。可以說是浪費了大量財力對於農業科研的投入,產出了無數篇灌水論文,卻不能解決任何農業生產面臨的實際問題。問題在利用模式生物進行這些研究,擬南芥線蟲,果蠅的飼養日來比種小麥、水稻、玉米,養豬、牛、羊比較起來,輕鬆許多,科研問題也會得到簡化。
最近各個農學院開始更改學院名稱,把農學院“去農業化”,改成植物科技學院,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植物醫學院。農學改稱植物生產,把獸醫改成動物醫學。其實也反映出了這個趨勢。農學院的教授們都不願意進行又髒又累,還發不出好論文的農業研究,開始向生物技術方向靠攏。農業大學生物技術化。把名字改成高大上,好騙取啥也不懂的學生來入坑。然而你的學位證書還是農學學士,就業和收入還是一泡污。
栽培學門離生物較遠,要做一些大田區試驗,其實就是大規模的種田,但是農學的底子注定了數理基礎。絕大部分人只會變方分析和t檢驗。最套用的研究題目是:[某某處理]對[某某作物][某某性狀或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在本科和栽培類研究生中最為常見。
遺傳育種方向打著“功能基因組學”旗號,做基因定位,基本套路是使用界面化的軟體進行QTL定位和關聯分析。定位基因之後,再研究基因功能,論文的模式性標題就是[某某作物][某某基因]的功能分析。只要換個性狀就可以永遠做下去。一個老師做抗病基因的,他的博士生只要換個植物病害就行,其餘的科研套路幾乎完全一樣。能不能發大文章就看你命運如何。有的病害確實有效應基因,有的病害就說不清楚了。做出成果的發了好文章,找到工工作單位。而沒做出好成果的就前途渺茫了。而這結果完全不是個人努力或是不努力。兩人的研究手段是一樣的。原因就是就當初分配課題的時候兩個人選了不同的病害研究對象,做不出來只能怪自己命不好。農學研究生所進行只是生物領域的一小部分。那麼這麼研究生在幹什麼活呢,他們在測量性狀和種田。外國科學家把QTL定位軟體開發出來,對於原來的統計原理進行修正,然後挑最好進行的性狀測試,往往就能發表很好的文章。然而中國農業科學家從株高,籽粒,葉片等等各種能用尺和稱量測性狀全都測量無數次,然後發表各種灌水論文,東施效顰。這種測量很多都是無意義的重複勞動。很多人會申請研究課題進行同一個性狀QTL。然後每個課題都會配置自己的群體,每個群體收集數據之後再去定位軟體進行運算。
當QTL定位被做道氾濫之後,關聯分析軟件開發出來,中國農業院校的科研課題就開展大規模的“升級換代”,然後再把上述做過的性狀再重新測量一遍,再跑軟體。他們根本就不理解軟體背後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方法,計算結果的統計學意義。只是為了畫出幾個漂亮的統計圖形,然後看圖說話,把自己都不能理解的結論照搬一遍。
更荒謬的是許多農業博士根本就不懂軟體的統計原理,胡亂拿來把數據往上套用,曾見過使用玉米單倍體誘導率進行QTL定位的985博士論文。然而仔細思考,誘導率這種現象根本就不能用QTL定位的線性模型來解釋,整個論文一開始的基礎就是錯的。
數學之不知,計算機之不解,怎麼配搞科研?就是跟著國外期刊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把那些少智的生物技術,移植到農作物上來再來搞一遍,移植到別人沒做過的性狀上再來搞一遍,這就是中國的農業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