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進的技術與傳統的產業~
農業科技人才
中興大學生機系
生物系統工程研究室
陳加忠 自1980年代的後,為了挽救台灣農業,各種口號層出不窮,例如:雜糧轉作、精緻農業、設施園藝、農業自動化,三生(生產、生活、生態)農業等。在20世紀末,生技農業與觀光農業則成為農業的最後希望。觀光農業主要是內需市場,與原先的觀光業爭奪服務業中相同的一塊餅。生技農業則應用於生產面,然而最後的產品無論是內銷或外銷,其對手都是全球農業的生產者。但是農業界不論那一個口號,那一個目標,都未曾重視一個根本問題:農業人才在那裡? Ⅰ. 外國的經驗 一.自動化的故事 在1990年代,美國一位農工系教授對於農業生產自機械化轉向自動化的過程加以觀察,他在進行以電機設備與控制技術應用於傳統農業的生產研究後,此學者對於農業自動化提出如下的感嘆:“這是以最先進的工業技術應用於最傳統的產業”。在2000年後,真正達到農業高度自動化的國家是美、加、澳大利亞等農業大國,還有荷蘭的溫室生產、丹麥的水產與畜產等產業。這種結局根本的源由在於農業生產的對象。美、澳等國家,生產對象為糧食作物為主,主要目標不是高產量而是低成本。利用大型機械配合自動化控制,以最少的人力經營最大的面積。雖然單位面積的產量不高,但是單位面積投入的人力更低,以大面積經營方式增加機械與自動化設備的利用率,因而降低整體作業成本。 荷蘭與丹麥的農業經營方式則是在有限的面積求得最高的產量,因此重視溫室、畜舍、魚池等設施的環境感測與控制。設施內部的作業項目也盡量高度機械化與自動化。單位面積追求高產量,但是其作業成本因此十分昂貴。為了追求利潤,設施內生產對象必須選擇高經濟的農產品,而且是富有競爭力的產物以得到高售價、高收入,用以抵銷高成本以獲得利潤。 二.生物感測器在農業上的應用 在2003年84卷的生物系統工程期刊(Biosystems
Engineering)有篇評論(review)介紹生物感測器在農業上的應用研究。兩名作者為英國農業工程研究所的研究員。作者介紹近十年來生物感測器應用於農業的研究範圍。主要項目分類如下: 1 .土壤與作物所含殺蟲劑檢測 利用酵素與待檢化學物的相互作用,再以pH計、光纖感測計或色差計檢測。 2 .食品生產流程品質管制 主要工作項目為食品中酒精、氨基酸、乳酸等成分的探查。 3 .作物感染病原菌的種類探查 4 .動物生產:包括動物動情激素的檢測、肉品中藥物殘留篩檢、動物病害診斷。 目前生物感測器尚未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此原因一方面是技術問題。目前實用的技術尚未成熟,有許多問題仍待克服,包括製作成本,感測器的穩定性,感測範圍的靈敏性,感測結果的準確性與校正,感測器可使用時期與品質保證,生物感測元件與轉換器的固定問題,感測元件的儲存與活性維持等問題。許多新近的技術如基因探針,如分子指印技術,如人工材料的製作等,雖然可以開拓新的研究方向,但是仍然尚未能夠解決實用時面臨的問題。 農用生物感測器的研究面臨的另一問題在於產業的競爭性。對於土壤與作物殘留物進行殺蟲劑的檢測與肉品殘留藥物感測,其研究問題與環境保護、食品科技的生物感測器研究主題相同。農業界對微生物,對真菌、細菌、病毒等病原的檢定,在醫學上也有相同的需求。可以應用在農業感測的生物感測器,也可應用於環境保護、人類醫學等領域,而後者的商業市場遠遠大於農業。因此在人才與技術競爭下,具有商業化可行性的生物感測技術則優先朝向醫學與環境領域,研究人才也趨向此種具有商業優勢的應用領域,農業生產則淪為此種生物技術在應用上最後的選擇。 三.荷蘭Wageningen大學的訪問心得 2001年11月到荷蘭Wageningen大學訪問,由農業物理系教授群接待,參觀該系與園藝相關科學的研究。在座談會上,農業物理系的教授很自豪的介紹其學校的研究人力,無論農業物理系(以前的農工系)或植物生產系,每個教授都是荷蘭學術界的精英。在人才的常態分布上,都為常態的最右端。每年招收的學生,無論大學部或研究所也是如此。農業物理系教授提出一個簡單明確的統計結果,此系教授人數共20人,研究生30人左右,大學部60人左右,電機工程系教授群通常為50人,研究生近百人,大學部學生200人。但是兩系的資質與能力均不相上下。換言的,荷蘭是以人力需求量決定每個科系的師資與學生人數。以荷蘭農業科技的強大,全國只有一個農業物理系,教授也只有此20人。電機工程領域人才需求量大,科系師資人數因此較多。但是在人力資質的分布上,農業物理與電機工程都是相同,都是在常態分布右端的5﹪,都是一樣優秀的研究人員。在薪資收入、社會地位、工作機會等兩系都相同,不會有農業不如工業的問題。因此只要興趣符合,無論農業物理系或電機系都有優秀的學生選擇此科系,因此不斷有優秀的學生投入此學術領域,經過訓練後再進入社會就業。由此可知維持優秀的師資,維持良好的就業市場,不斷有優秀學生投入相關科系,這是荷蘭農業科技不斷提昇的秘訣,荷蘭農業的強大其深層意義在此。唯有優秀的人才,才能撐起此領域,才能促進此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 Ⅱ. 國內的問題 台灣本身是島國,可耕地有限,過去在有限的面積要養活眾多的人口,因此單位面積高產量成為首一目標,至於投入的單位成本是次要問題。在國際情勢的轉變下,自國外購買的糧食已疏緩了國內糧食生產的壓力。基於戰略與心理的因素,國內仍然維持部份糧食作物的生產。但是在經濟面上,必須朝向高利潤的產業發展,使得農業經營能有足夠的收入,使得投入的行業的生產者有其應有的地位與尊嚴。 一.高科技人才的需求 生產高利潤的農產品,其前提是要有競爭力,不但可以阻擋外國農產品的扣關壓力,而且可對世界各地售出農產品。在此國際競爭的情況下,農業生產的技術水準要更高,生產過程要更有效率,而運銷流程與市場開發要更快更廣。在這種高技術的要求下,此產業內的生產者、行政人員、研究人員的素質也要十分優秀,要具有國際競爭力。尤其在技術創新方面,農業研究人員需要比起其他國家農業研究人員有更優秀的能力。換言的,要從事高利潤的經濟作物生產,要有更高層次的生產技術,要有現代化的經營人才。因此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足以支持此高科技產業。 二.產業界對人才的競爭性 在21世紀,面臨國際競爭不只是農業,也包括工業、商業與服務業。不僅農業需要高科技人才,工業也是需要,其他產業也是需要。因此農業必須與其他產業競爭人才。 以農業自動化為例,具有機電整合能力,具有自動化流程控制能力,能夠從事微氣候環控的研究人員,其能力也可以在工業界的工廠生產線,在環境工程界的環境調節作業等領域發揮其能力。而此種產業界對人才的爭奪戰即存在著吊詭與悲劇:農業界如何吸引真正的人才留在農業界。 再以生物技術與生物感測器為例:能夠以生物電學中壓電晶體技術檢測微生物含量,此技術可應用於農業,更可以應用於醫學與環保。然而醫學、環保的市場需求遠大於農業,因此農業此產業如何與環境工程,如何與醫學檢測等產業競爭人才?在現實面而言,農業能夠提供何種待遇、何種社會地位,才能吸引人才留在農業界。在就業市場中永遠存在此排擠效應。各產業互相爭奪優秀人才。 三.農業科技人才的招募 近年來,觀光農業與生技農業成為農業兩大口號。對於生技農業而言,其根本意義在於引入生物技術於傳統農業,用以提昇農業的競爭力。農業生物技術需要研發人才,然而生技人才不見得留在農業界,也可以投入環境、醫學、食品等其他生技產業。因此農業生技的發展也面臨相同的問題,要如何與其他生技領域競爭人才。 在更深層的技術層面比較中,農業的先進技術,無論是自動化或是生物技術,其困難性都大於其他領域。例如農機具的自動化作業,必須面對不平泥濘的田間,高溫高溼多灰塵的環境,農作物本身的差異性遠大於工業產品,農作物的生命現象限制了許多機械動作。因此在技術面上,其困難性遠高於其他產業。在產業的發展方面,農業生產時間長,產品的產值較低,需求彈性小,產量稍為超過需求量,價格即容易慘跌。在經濟面上風險大於其他產業。這種現實條件下,農業要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此產業。 曾在一場花卉行銷的座談會上,與會人員紛紛希望培養花卉行銷人才。有個貿易公司的人員說出一段話:「台灣不是沒有行銷人才,而是有能力的行銷人才認為其他產品的銷售比花卉更容易,利潤更高,因此此種行銷人才自然流向其他領域」。同理台灣不是沒有高科技人才,而是人才首先選擇其他領域,在教育界上更能看出此趨向。過去大學生錄取率未達二成時,農學院與農專科系招收的學生是當年大考學生成績百分比分布的前面20﹪。在更多大學與技術學院紛紛設立後,學生有更多選擇,選擇進入農業科系的學生其成績素質,在全國大考中學生的百分比例位置上已逐年後退,此現象在農業教育界已是心知肚明。 沒有優秀人才即無法提高競爭力,台灣農業要在21世紀國際競爭下生存,一定要自技術提昇開始,因此人才招募更為重要。人才的培育不僅依靠外在人力的投入,也可以自現有的人力素質加以提昇。只是要什麼樣的誘因可以使人才留在農業?今日農業的困境,自以前的學生來源即可看出原因。而此問題若未改善,未來5年、10年的後,農業科技的希望在那裡? 四.轉世人與世轉人 所有產業的發展往往成為一種極端的循環,具有競爭性的產業有更多人才投入,因此更富競爭能力,又吸引更多人才投入。無競爭的產業人才不斷流失,產業更加衰頹。產業有榮有枯,人才則相對的流動。 農業要如何提昇競爭力?農業需求的人才包括熟悉法令、熟悉基層、勇於任事的行政人員。包括具有國際觀、掌控市場需求的行銷人員。也包括具有不斷自我求知訓練,持續研究發展的研究與教學人員。而唯有人才匯聚才能提昇此產業。 佛家常言,世間人有世轉人,也有轉世人,世轉人隨世運流轉,趨吉避凶;轉世人則中流抵柱,力挽狂瀾而再創新局。一個產業在衰頹時,世轉人則避開另投他途;轉世人則獻身其中,勇以扭轉世運。台灣農業目前處於衰頹,何處有轉世人?
如何使得人才獻身此產業?投身一項產業,此產業至少必須提供足夠的經濟收入使其得以自立於此社會,因此農業要能生產高經濟的產品才得以有利潤收入,吸引人才投入此產業。高經濟產品需要高技術,因而相對地也提供科技人才發揮能力的空間。除了基本的收入,也需要精神層次的榮譽與尊嚴。對於農業的投入,此榮譽與尊嚴來自於感恩心與使命感。需要一份感恩的心,因為此農業產業是輔育台灣工商業的基本產業。需要一份使命感,人才投入農業產業是要使台灣農業科技真正走向國際舞台。 在急劇變化的年代,每個產業都是重新接受考驗,農業也不能免於此衝擊與討戰。在遭遇問題時,由產業對問題的應對方式可以看出此產業的未來。如果農業界能夠自我提昇,能夠走向高科技農業,使此產業受人尊重,更因此能夠招募人才投入此領域,農業將持續向前。如果在變局下無法應對,反而轉變成為自卑與自傲的混合體。前者是以弱者自居,處處要求與其他產業有差別待遇,要求補助與救濟。後者是不斷自我膨脹,自認自己的技術水準永遠天下第一。更甚者學術人員失去學術良知,呼朋引伴,成群結隊,佔山頭,搶計劃,排擠有能力的人才。農業若至如此,此產業唯有向下沉淪,萬劫不復。 在二十一世紀的新局勢,農業要如何面對此國際競爭。新口號、新目標將持續出現,而“農業生技園區”將成為下一波的萬能丹與救命符。在表層的制度面、科技面之外,我認為問題的深層面在於“農業科技人才在那裡”? |
|